一碗腊八粥,一份思乡愁。
说起腊八节,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“腊八粥”。《燕京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腊八粥者,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红豇豆、去皮枣泥等,合水煮熟,外用染红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及白糖、红糖、琐琐葡萄,以作点染。”
一碗腊八粥的意义
腊八与腊日在西汉时期,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节日。腊祭是国家到从上至下都要展开的祭祀。社稷之祭,是腊祭的重要内容,然而经过千百年岁月的变迁,终于变成了一碗“腊八粥”。
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腊八粥,可是腊八粥的做法,各有不同。由一般的白粥、青菜粥,到将能搜罗到的果子一网打尽的杂合粥 (据说北京人做腊八粥最讲究,掺在白米中的,有红枣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、松仁、桂圆、葡萄、白果、青丝、玫瑰、红豆、花生……不下二十余种) ,再到腊肉、腊鸡皆可加入的荤粥,荤素皆有,咸甜皆备...
将各地的腊八粥谱一一比较,除了感叹人民因地制宜,煮万物于一锅的想象力之外,也可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。第一是大米。无米不成粥,无论“多样性多元素”有多么繁杂,米总是腊八粥的绝对主角;第二是豆类。红豆、黄豆、黑豆...
古代的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碗粥。还有巫术的作用。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,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,祈求来年多结果实。《史记天官书》载:“岁始或冬至日,产气始萌。腊明日,人众卒岁,一会饮食,发阳气,故日卒岁。”
今天腊八,你吃腊八粥了吗?
原来腊八节不只是吃腊八粥!
1 腊八蒜
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,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,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,叫腊八蒜。腊八蒜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,是北方,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。
其实材料非常简单,就是醋和大蒜瓣儿。做法也是极其简单,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,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,然后倒入醋,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。慢慢地,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,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,如同翡翠碧玉。
2 腊八面
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,人们不吃腊八粥,而是吃腊八面。以面和各种豆类(红豆为主)为原料,面需做成韭叶面(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)备用;红豆提前泡一晚,腊八这天用来熬汤,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,中火煮面。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,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。
总之,在腊八节吃上一碗腊八面,你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你的。
这些腊八传说,你都知道吗?
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时,正值寒天,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、大米、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。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,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,朱元璋便将这锅杂粮粥称为腊八粥。后来朱元璋称帝,便把落难之日定为腊八节。
腊八节来自“赤豆打鬼”的风俗。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,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,专门出来惊吓孩子。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,害怕鬼神,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、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。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,单怕赤(红)豆,故有“赤豆打鬼”的说法。所以,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、赤小豆熬粥,以祛疫迎祥。
邂逅最美的腊八诗词
《南歌子·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》
【宋】苏轼
卫霍元勋后,
韦平外族贤。
吹笙只合在缑山。
闲驾彩鸾归去、趁新年。
烘暖烧香阁,
轻寒浴佛天。
他时一醉画堂前。
莫忘故人憔悴、老江边。
这首《南歌子》词是张怀民得知自己被解除贬谪生活,回京授命,临行前,苏东坡在腊八日前去饯行,开怀畅饮,有所感叹,因而作词赠别。
整首《南歌子》充满伤感情绪,似有哀怨。虽然对友人得以摆脱厄运表示祝贺,然而对自己的困厄感到忧伤。由于诗人曾因“乌台诗案”罹患大难,因此该词颇为隐晦,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情绪,词尾自嘲憔悴苍老,表达心中的郁闷,同时也描写二人友情真笃,临别赠词,嘱友莫忘患难之情,感情真挚,令人伤感。
《腊节》
【北齐】魏收
凝寒迫清祀,有酒宴嘉平。
宿心何所道,藉此慰中情。
这首诗写出了寒凝大地、数九隆冬时节,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,感谢百神的福佑,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。
今天是腊八节,愿你诸事“粥”全!
- 上一篇:【通知】《太阳成tyc7111cc英...
- 下一篇:【夏至】六月苋,当鸡...